全台现在最有苦难言的两位官人,一位是台经济部分主管郭智辉,一位是赖清德办公室“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副召集人童子贤。他们企业家体内脚踏实地的DNA没变,不容易讲假话,因而被踢出门的日子恐怕不远!
郭智辉和童子贤会变成误闯森林的小白兔吗?在当时政治挂帅的台湾官场,外界本来就不看好企业家入行政团队能活好久,主因不是置疑他们的才干,而是以为他们没“说假话脸不红气不喘”的身手。董事长的腰杆哪里经得起“非我族类”的摧残!果不其然,郭智辉就任没多久已被提示要遵守党意,不能当“核能自走炮”。
核电是童子贤、郭智辉在被逼宫的罪行。近年欧盟等世界社会减碳的要求,把工业逼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动力供给不稳和电价上扬更令工业忧心。核能被世界公以为处理动力缺少和减碳两难的有用解方。欧美、日、韩纷繁重启核能,偏偏便是死抱“非核家乡”的神主牌不放。
电视剧《繁花》有句名言:“今日的太阳晒不到明日的衣裳。”时刻和空间都会影响胜败,所以决议计划不能墨守成规,有必要因时刻、空间而权变。童子贤谈核能,引证《一代宗师》的电影台词:“不要只管眼前路,也要顾身后身。”他说错了吗?郭智辉说:“核能是洁净动力”,经济部分马上发新闻说非核家乡方针不变,还打脸部分主管,党团对他也没好脸色,让郭董真难为情!
不论赖清德和卓荣泰高不高兴,台湾被动力和排碳双面夹杀的窘境就横在眼前。蔡当局“2025非核家乡”规划的是20%的绿电及50%的天然气发电,但如今太阳能供电只占4.6%、风能占2.2%,未来要怎样支应因AI、芯片制作而每年添加的3%电力需求,以及行将面对的世界2026、2030净零碳排的要求?
台北市若铺满太阳能板,只可供给全台湾2871.4亿度用电量的10%。离岸风电呢?风机是200公尺的高塔,要打50~70公尺的地桩,两座风机需间隔1公里,台湾若要全由风力发电供电,需求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才干达到。台湾开展绿能有事实上的困难,赖当局岂能一厢情愿?
台湾动力和低碳的危机正如失速列车冲向山崖。核三厂1号机预订本月27日停机,将推核能延役修法案,免除核电厂须于5年前提出延役请求的约束。赖当局看似想转向,气候变迁委员会7月底的初次会议将把核电延役归入评论。但台当局行政机构副负责人郑丽君又把已有解方的核废料寄存列为问题,又象是不想方针转弯。
针对动力议题,听说,赖清德最近常常和行政官员、民意代表交换意见。他会理性接招吗?我们拭目而待!(作者为台湾公益开展基金会理事长/台湾“中时新闻网”)